感謝主,看見青年人就很喜樂。今天晚上,弟兄們要我交通關於牧養這個負擔。我給你們的題目,就是在主的 牧養之下,前去牧養主的羊。我相信聖徒們經過已過兩年的召會生活,經過兩年的奉獻聚會,應該多少都感受到在台灣的眾召會中間,興起了牧養的負擔。這次華語 特會也交通到牧養主的羊,其中的重點是基督生機的牧養。弟兄們給了我許多寶貴的問題。我讀了其中的問題,就知道你們很有負擔。各種的問題,都可以做成題庫 了。幾乎沒有一個人說我怎麼得著別人的餵養,這說出我們都長大了,願意為著主去牧養人。每一個重生得救的人,有了神的生命,就有牧養的生命。主的生命就是 牧養的生命,只是你傳福音傳多了,拒絕多了,就害怕蓋過你對主的愛。但拿掉害怕你還是很有負擔的。每一個重生得救的人中都有牧養的負擔。你得救了嗎?你得 救了就表示你是牧人,你裏面都有主耶穌牧養的靈。主說他是牧長,意思是我們是小牧人,在祂的牧養帶領之下。主都給我們一個身份,就是小牧人。

  每一個屬主、愛主的人都有牧養的負擔。我們知道在提前一34我 往馬其頓去的時候,曾勸你仍住在以弗所,好囑咐那幾個人,不可教導與神的經綸不同的事,也不可沈迷於虛構無稽之事,和無窮的家譜;這等事只引起辯論,對於 神在信仰裡的經綸並無助益。這些不同的教訓不能啟發神在信仰上的經綸,在那裡有一個註解,說到神的經綸。神的經綸就是神的家庭行政,要在基督裏將祂自己分 賜到他所揀選、救贖的人裏面,使他們在基督裏長大,構成一個家,好彰顯他自己。這裡有一個神經綸的中心,要將祂生命的各面,都分賜到兒女裏面。不過經綸這 個詞,在原文中是借用的。在希臘字常有一個故事作為背景。oikonomia, 就是家庭行政。但這個字的背景是給牧人用的。牧人要他的羊長大,就需要分配草場。作牧人的需要分配草場給羊群,分配的好,羊就會長大。神經綸的這個字,就 是為著給牧人用的,就是為著使羊能夠吃到草。所以牧人的經綸,就是牧人對草場的分配。講到經綸,一面是大的計畫;另一面,就是牧養。一聽到經綸就覺得偉 大,一聽到牧養就覺得甘甜。講到經綸是神那一面說的,講到牧養是指人這一面說的。

  牧養在聖經中是由三件事合起來:一、顧惜,二、餵養,三、合群。顧惜是非常甘甜的,主遇到人第一句 話都是顧惜。他遇到癱子,對他說,先生,你要痊癒嗎?這個好不好?遇到路旁討飯的瞎子,他就說,你們要我為你們做甚麼?遇見撒瑪利亞婦人,他說請給我水 喝。她因著自己中午去打水,結果遇到主,遇到還好,結果還跟她要水喝。這是一個顧惜。如果你的同伴,請你倒一杯水,若是長老請你倒水,你會覺得是顧惜。你 會覺得得著顧惜。所以主接觸人,第一個流出的就是神聖的愛,叫人摸著顧惜。顧惜的意思就是以柔愛來養育,以親切的照料來維護,藉著柔細的溫暖,使裏面軟 化,得著舒適的安息。(弗五29註)作母親的真是顧惜,孩子怎麼不高興,總是顧惜,作父親的就是打一下,看你還搞怪不?這就是基督照料召會的方式。

  餵養就是用主的活話滋養人,把主的話變活了,就是食物來供應人。牧養也包括第三件事情,就是合群。若今天我牧養一個弟兄,若我牧養他,天天供應他,到最後他成為我最好的死黨,這是最不好的牧養,牧出分裂來。牧養牧養就把人帶到群中,才是正確的牧養。

今天的題目是在主的牧養之下,前去牧養主的羊。若你聽到牧養就覺得壓力很大,數字很重,那你還沒有學會 牧養。大衛是一個牧養的人,從幼年放羊,成年牧養以色列國,他實在是一個牧者。但在詩篇中沒有說到他怎樣爭戰,痛苦。他的見證就是:耶和華是我的牧者。天 天得著主的牧養。一個好的牧人雖然在牧養人,但每次牧養都覺得是主再牧養他。你若是在主的牧養之下,你就會願意去牧養人。

  在整本新約中都看見主的牧養。每當我回顧我的一生,看見主怎樣的牧養我。他是好牧人、大牧人、永遠 的牧人,魂的牧人和監督。從四福音中我們看見很多。他遇見彼得,彼得整夜打不到魚,主就在海邊遇見他,就告訴他,打網的方向,這一下網,魚拉不上來,太多 了。但彼得裏面很有感覺,他享受了主的牧養。他就跪在主的牧養,向主說:主啊!我是個罪人。一旦得著主的牧養,我們就會承認我們是個罪人。之後主就帶著門 徒們出外服事。之後就去醫治彼得的岳母。每一個故事都是主的牧養。當主剛開始呼召門徒時,第一批就是彼得和安得烈,主對他們說,來,跟從我,我要叫你們成 為得人的漁夫。榮美的神人耶穌,在海邊照耀他們,聽見他的吸引,就跟從了他。之後遇見雅各和約翰在補網,主又繼續說,來跟從我。這些話帶著吸引、帶著光。 從你第一天聽福音,你就開始享受了主的牧養。很多人真理搞不清楚,但覺得有回家的感覺。他們的眼淚是溫暖的眼淚。所以從你得救開始,你就享受了主的牧養。 我們也知道主天天陪伴門徒們,這也是一個牧養。我們在訓練中心,最虧欠的就是我常不見。主當年陪他們同吃、同哭、同睡、除了陪他們走之外,他知道自己要離 世了,他與他們一同用飯,他就脫下外衣,束上帶,開始洗門徒的腳。洗到彼得時,彼得說你要洗我的腳嗎?主洗完了,就說,你們也當彼此洗腳。在主快要上十字 架之前,他就提醒門徒,對彼得說,撒旦要篩你,不過我已經為你們祈求,較你們不至失去信心。最後聖經給我們知道,正當彼得一次次不認主,主看他一下,他就 去痛哭了,他在最艱難的時候,被審問的時候,都不忘記去顧惜彼得。所以當主復活以後,告訴瑪麗亞說,告訴我的門徒,和彼得。不加上彼得,彼得是不會來的。 這一句話就把彼得挽回過來。

  在使徒行傳,司提反準備要殉道時,主站著供應他。每一步都是主的牧養。在十字架上,他一滴滴的血往 下來,就在十字架上,他牧養了好幾個人,他對約翰和馬利亞,說,看你的兒子,看你的母親。主要把母親交托給約翰照顧。並且因為有兩個強盜與他同釘,主對那 個好的說,今天擬就同我在樂園中了。他牧養了好幾個人。他對我們是否這樣?你有否享受主的牧養?當你覺得艱難,覺得信主為難時,你有否回想主如何牧養你 啊?你只要回想主如何牧養你,你自然裏面就充滿主的大愛。這是他的榜樣。這是他的牧養。之後他囑咐門徒,也要前去牧養。門徒們享受主的牧養,他們就受託, 要出去牧養主的羊。約十三章,主為門徒洗完腳,叫說你們也當彼此洗腳,彼此相愛。怎麼彼此相愛?就是彼此洗腳。怎麼彼此洗腳?就是學習用話中之水洗淨人, 叫人清爽、滋潤得著供應。當門徒往耶路撒冷的路上爭論誰為大時,雅各和約翰就請了他們的母親,為他們請說。主沒有責備他們,就是一再地藉著機會牧養他們, 主對他們說完之後,就說,你們中間誰願為大,就要作眾人的僕人,要為首,就要為眾人的僕人。人子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事,乃是要服事人,並且作多人的贖價。主 沒有責備、定罪,就是一再地牧養他們。

  使徒們也同樣接受了主的負擔,所以在彼得的書信中,彼前五章,囑咐所有作長老的,務要牧養神的群 羊;彼前四章也說到,主來的日子近了,其中最要緊的就是彼此切實地相愛,就是每一個人都起來照著主所給的恩典,彼此服事,好作主諸般恩典的好管家。這個管 家就是經綸的同義詞。管家都跟牧養有關。保羅他說到林前十二章,主有一個工作,就是要調和。調和的意思就是所有的養分都均勻的流通,這過程就是一再地把加 倍的體面,分給有缺欠的肢體。在召會中為甚麼要申言,就是要將體面分給有需要的人。在小排、家聚會、主日中,都是把體面分給眾人。在啟示錄,非拉鐵非就是 恢復的召會。其中的特徵就是弟兄相愛。沒有別的,就是彼此相愛。這就是彼此牧養,只有牧養,才不是天然的愛。

  末了,每一個人都有主那個牧養的生命,每一個人都要被牧養、尋找的靈所充滿。要晨興,好享受主的牧 養。主已經活在我們裏面,他天天呼召你起來接受他的牧養。晨興不是苦差事,乃是帶著昏暗的人,到主面前。這就是我們第一件需要操練的,你怎樣被牧養的靈充 滿?第一件事就是晨興,享受主的牧養。第二需要禱告,為著主在你身上的帶領,藉著禱告,常常回顧、感恩。我們常是忘恩的人,為甚麼我們害怕?因為你缺少回 顧,要數算他的恩典。你若會數算,你就永遠被他牧養的靈所充滿。我從幼年生長在屬主的家庭中,所以我三歲開始去兒童班,我母親是我第一個兒童班老師。我只 記得會後發糖果。我這一生有兩週沒有聚會,因為我初中,我家從新竹搬到高雄,沒人管我,我就去父親公司的郊遊去了。經過兩週,來了一個年長的弟兄。他來看 我們這三兄弟,他也沒有說甚麼,他看看看,就說,下週我帶你們去聚會。我就這樣回到召會中。從那時候,我沒有離開過神的家。因為這位年長、不擅言詞的弟兄 的牧養。我就回到召會生活中。我從弟兄姊妹中得著牧養,從你們得著牧養。我常得著年幼、年長聖徒的牧養。在召會中你只要回顧回顧、向主感恩,數算主的牧 養,你就會被他牧養的靈充滿。第三,小排中交通、代禱以帶進牧養。你只要到聖徒中間,你一定得著牧養。我一看見弟兄姊妹,我就得著牧養了。要把自己放在小 排中,不要單獨,要調到身體生活中。第四,脫離感覺,前去,就會被牧養的靈充滿。若是你心情不好,你可以跳上公車,對他們說,主耶穌愛你,你就可以下車 了,你就可以得著牧養。許多心情不好都是仇敵的欺騙,你只要前去,就會得著牧養。

  李弟兄在愛心的話中所交通的,他告訴同工長老:我們中間失去了牧養的靈,我們中間滿了定罪的靈,貼標籤,定人的罪,我們很多定罪,但我們失去了牧養的靈。但願主的恢復能夠恢復牧養的靈。這一點太重要。我也承認,我還在主的光中,覺得裏面缺少牧養的靈。

 

(陳詢交通於大溪召會,桃園縣大專弟兄姊妹之家交通,未經講者改閱.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eter2786304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